SHERRY'S BLOG Possible Lives

徽州

cover

我是后来才对「徽州」这个词有些概念的。和黄山这个大 IP 比起来,它一直没什么存在感。

高中毕业后,我几乎所有的成年生活都在省外。先是去了天津,然后青岛,还有济南。第一次感受到「文化」是在济南,那时喜欢往济南的老城区跑,喜欢逛芙蓉街,被一个个文艺的小店吸引。再后来,看了更多的城市,逛了它们或新或旧的旅游陈列柜。其中一些不乏记忆深刻,但多数大同小异。

在一次次与世界接触完后,我像一个外来客重新来到徽州。我发现,触动我最深的,离我最近。左小祖咒有一句歌词:南方的江山太娇媚 腐蚀了我的热血。夸自己的家乡这种作风,实在让我不自在。我也在一次次地审视自己有没有偏见和滤镜。然而,我没办法骗自己,更没办法为了维护体面和所谓的谦逊,装作对自己触动的东西不以为意。

和绝大多数城市/地区的索然寡味,甚至肤浅/愚昧/自大比起来,徽州让我看到文化和历史的力量。我也发现,原来自己出生的小镇,虽然那么不起眼,却也有那么多故事。我不想抒情,也不想说“最后的理想家园”之类的东西,这里让我难受和格格不入的东西也一样不少,但我感受到它是一块完整的、自洽的土地,是很难或者没有完全被一些东西侵入和瓦解的地方。

皖南的江山是没办法被取代的。这话听起来不那么温和。我不是说那些高耸入云的旅游景点,或是奇松怪石,而是说那些山、水、云连成一片给人的感觉。在这个世界上,有瑰丽的山,有险要的山,有海边的山,它们都有各自的魅力和个性。而像皖南这样温婉的山,这种能腐蚀人热血的山,如果体会过,会一直记得。

徽州的山水,徽州在精神与物质上的历史积淀,形成了一整套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。这不是什么假大空的宣传用词,而是我能找到的最恰当的表达。它不在黄山的山顶,也不在宏村的水池前。它留存在吃饭的餐馆里,在炊烟袅袅的村庄前,在日落人家的闲谈中,在古树下的庙宇里,在淅沥的细雨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