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RRY'S BLOG Possible Lives

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形式的存在?

cover


“一个人,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;不能夜夜起身,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。”

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最打动我的一句书摘。

它让我脑海里时不时浮现那条毒蛇,和蔓延开来的荆棘。

我一直在想,人类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里,哪些玩意儿最可怕:仇恨算一个,鄙夷算一个,贪婪算一个,还有恐惧、冷漠和羞耻感。

人一旦沾染上了以上“毒品”中一个或数个,就难以获得幸福。这些人性深处的暗流涌动,一般不为世人所道。

我们从出生起就被包裹在“美好和爱”中,人性的阴暗面是“不存在的”,哪怕不小心漏出来,也会立刻缝补上美丽的蕾丝花边。

在宏大的现实和责任面前,当童年的理想主义遭到幻灭,青年的英雄主义被遗弃在角落,曾经的骄傲和气概在时间的紧迫和可被察觉的衰老面前,变得摇摇欲坠。

这是一个世俗人的中年困境。它无关乎“世俗意义的成功”,无关乎“今天过得怎么样”。一场无处可逃的存在主义拷问摆在每个人面前。

在这场与灵魂的对话中,撒谎是最没用的。我们越逃离内心,越不愿直面自己,只会越痛苦。只有清醒真实地活着,才能收获自由和安宁。

我们把理想和欲望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,并把这种联结感和归属感命名为“爱”。

我们将缺失和伤痛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,并以嫉妒和讨厌他人的方式与自己对话。

一切不过自身的投射。如果我们认真感受内心深处的暗流,就会找到自我与世界最轻松自在的联结方式。

在《中年之路:人格的第二次成型》这本书中,作者提出在童年/原生家庭、事业/经济/自我实现、情感/婚姻/育儿、世界观、自我的巨大推力下,中年危机中孕育着人格的第二次成型。

在《你的幸福曲线》这本书中,作者一遍遍地向我们展示统计数据中显现的规律:排除一切其他因素,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的幸福指数会呈现出以中年为谷底的 U 型曲线。这意味着,我们想象中的“凄惨的老年生活”,并不一定比中年时期要来得“更不轻松”。

所以,如果你在中年路上感到任何的低落和迷茫,别急着否定自己,不要被时间和痛苦困住,更不要因此做出无法挽回的愚蠢事情。

这是一场深刻的中途觉醒,是自我与世界重新对话的重要时刻。

最关键的,别急着失望,衰老不一定可怕,它会改变我们的感知,说不定我们会更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