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到皮质醇,你是不是想到了「压力」。
在很多人看来,皮质醇约等于“压力激素”。长期压力会带来身体各种不适(慢性炎症/肠胃不适/免疫失调等等),于是大家痛恨皮质醇,希望它越少越好。
难道不是这样吗?Nope。
压力当然会引起皮质醇分泌,但与其说皮质醇是压力激素,不如说它是「能量激素」。说到底,它是“高精力人群”和“低精力懒人”区别的来源。
对皮质醇来说,关键不是分泌的多少,而是分泌的时间,或者说「分泌节律」。
一个理想的情况是:早上醒来皮质醇分泌最高,你感到精力满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皮质醇分泌缓慢下降。直到睡前,皮质醇分泌水平达到一天中的最低。
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,在你还没睡醒,皮质醇就开始为身体的苏醒做准备了。为了配合这种自然节律,我们应该在起床后 1 小时内(最好 30 分钟内)去户外走一走。
在自然光线的刺激下,这个“半睡半醒”的身体会分泌大量皮质醇。这个分泌高峰会决定人一天中的皮质醇走向,它会影响你这一天的精神状态,让你白天脑子更灵活、更专注,夜晚更容易入睡、睡得更好。
晴天太阳光强度大约 100,000 lux,10 分钟的“朝阳浴”大概就够了。阴天室外光线强度只有 10,000 lux,你可能需要在户外待半小时(P.S. 室内灯光亮的可能也就 1000 lux)。
一天伊始,调节皮质醇分泌还有一样简单的事,喝水。我以前也不太鸟这种“正确的废话”,直到你开始在意自己的身体。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睡眠,你的身体大概率处于脱水状态,醒来后补充水份可以唤醒身体。
你还可以通过运动、咖啡因,或者一种神奇的食物——葡萄柚来调节皮质醇的分泌。
运动能影响皮质醇分泌。虽说每个人的运动习惯不一样,有人喜欢晨跑,有人喜欢夜跑。从皮质醇节律的角度来看,还是建议晨跑。
可是早上时间明明很紧张的好嘛!I know, I know,从习惯角度来说,找一个你能坚持下来的时间段(最好不要太晚),保持规律的运动,这会让身体在这个时间段自动分泌较高的皮质醇,这对维持稳定的皮质醇节律非常有用。
有些人早上醒来精力满满,high 完之后却疲惫得不行。这是由于皮质醇从高峰下降得太快导致的——我们最好让皮质醇在一天中缓慢下降,这样你才会感到自然舒适。
咖啡对皮质醇的作用和运动有些相似。对于每天习惯喝咖啡的人来说,皮质醇的分泌受它影响可能不大,但是咖啡因会让皮质醇维持更长的时间,从而避免降得太快。
这就是为什么,早上刚醒来一般不建议立即喝咖啡。因为各种刺激因素的叠加,这可能会让皮质醇分泌过高、降得太快。当感到精力有所消耗,这时再来杯咖啡,可能会让一天的精力状态更持续可靠。
当然了,如果你对咖啡因敏感,到了下午和晚上,哪怕再困也不要靠咖啡续命。因为它会影响你入睡,哪怕你能入睡,它也会影响你的睡眠质量,让你醒来后全身乏力、哈欠连天。
困倦的时候,洗把冷水脸,或冲个凉水澡,或任何让自己感到凉爽的方式,也可以让身体分泌皮质醇。凉爽的体感不仅能分泌皮质醇,还能分泌肾上腺、多巴胺等活力激素,让你感觉“重新活过来”。
天黑后,皮质醇水平会一直持续走低,直到睡前达到最低。所以想要一个好睡眠,细心呵护好这段时光的皮质醇分泌尤为重要。因为激素水平低,它尤为敏感,一点点小的刺激都可能让它“卷土重来”。
晚上让室内灯光尽可能昏暗;将灯光调为暖黄色,减少白光对眼睛的刺激;将头顶的主灯换为桌面/地面的台灯;将卫生间的灯光瓦数降低;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灯光调成暖黄色。
以上这些小小的调整,不仅有助于褪黑素的分泌,也能减少皮质醇的分泌,帮助你顺利入睡。
此外,晚餐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(米饭/面食/土豆等),也能减少皮质醇的分泌。吃完饭后有时感到昏昏欲睡,就是由于食物中糖分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引起的。如果想在白天保持精力,就应该少吃碳水(多吃蛋白质+适量脂肪),把碳水挪到晚饭——需要休息、放松和睡觉的时候再吃。
为了维护一个舒适放松的夜晚氛围,我们还需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。运动时间不宜过晚,晚上不要看新闻,不要关注社交网络。总之,就是让自己放松,让皮质醇一直“低迷”。
你可以想象,远古时候,我们正准备入睡或正在熟睡。一点点风吹草动、小小的刺激都可以解读为野兽逼近的信号。为了生存,皮质醇会即刻分泌,身体立即警觉起来。这时候,哪管你睡得好不好,活下来才最重要——我们的基因就是这样进化来的。
如果夜晚皮质醇分泌过高,就会让早上皮质醇分泌量降低,因为身体就是这样动态调节激素水平的。这就打破了皮质醇的分泌节律,让你“晚上睡不着,白天起不来”,一整天昏昏沉沉,夜里又兴奋得失眠。
学会调节皮质醇节律,意味着当你感到过于兴奋/紧张/压力/心跳过快的时候,通过深呼吸/瑜伽/冥想等方式让自己放松;当你感到乏力/萎靡/没精神的时候,通过光线/运动/食物等的刺激,让身体回到唤醒状态。
没有无缘无故的坏激素,只有不会调节的自己。与其被激素奴役,不如利用好激素,让我们成为高精力人群。
Written on September 7th, 2025 by Sher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