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RRY'S BLOG Possible Lives

关于紧张、焦虑和压力

cover

焦虑,是一种对失败的自觉。

当我们感到焦虑时,其实是身体对「想象中的失败」的一种反应状态。

当我们很累很饿,无法应对一项复杂工作时,我们会感到焦虑;当我们时间紧迫,无法完成一项限期工作时,我们会感到焦虑;当我们能力有限,无法胜任一项挑战性工作的时候,也会感到焦虑。

焦虑是一种情绪,表明「内在的状态」无法应对「外在环境的要求」。

我们感到焦虑或压力的时候,呼吸和心跳会加快,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分泌,会感到口渴并吞咽。这一系列的身体反应,都是远古时代人们遇到野兽袭击时,产生的一系列“战斗或逃跑反应” (fight or flight response)。

为快速做出反应,我们的神经会处于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。这就是压力的产生机制。

压力分为三种:短期压力、中期压力、长期压力。

短期压力

短期压力,可以理解为“即时压力”。它不是漫漫无期,也不是无法掌控的。比如,搞定某件有点 tough 的事。这种短暂且可控的压力,对我们是有好处的。

一直处于没压力的“神仙环境”,对免疫系统是不利的。时不时给自己点压力,能刺激身体分泌肾上腺素,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细菌/病毒感染。

短期压力还能刺激皮质醇的分泌,让大脑和身体处于更清醒、更有活力的状态,提升我们的专注能力。

所以,哪怕你的生活很安逸、完全没压力,为了一个更好的身体状态,也不妨给自己找些“压力”,让生活更挑战、更有意思。

中期压力

持续数天数周的压力,可以看成中期压力。这可以是准备一次考试,也可以是一个项目周期。

“中期压力”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,是不可避免的。生活会传送意外,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“麻烦事”。有些人能从容面对,有些人感到无法承受。

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力不一样。如果你因为持续的压力,在一件小事上做出超出“合理”的反应,大概率就处在压力临界值状态——你已经无法再承受哪怕再多一点点的压力了。

还好,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练习,提高自己对压力的“承受阈值”。这样,不必经受生活的拷打,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坚韧。

压力来临,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,我们的身体会经受一系列激烈的生理反应(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等),与此同时,我们会感到恐慌和焦虑不安。

我们需要练习把这两种反应,即「身体反应」和「心理反应」分离开来。

通过主动让身体分泌肾上腺素(如运动、洗冷水澡、看恐怖电影),同时安抚自己,让自己头脑冷静、情绪稳定,可以让自己不断习惯和适应激烈的生理变化,从而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。

长期压力

长期压力(或者说慢性压力)的一个明显特征,就是已经影响睡眠。长期压力是有害的。

如果你感到一种长期存在且漫漫无期、无法改变的压力,为了身体健康,应该尽快远离引起压力的环境,切断“压力源”。

缓解长期压力,除了睡眠、饮食、运动这些老生常谈的“养生手法”,还有人与人的联结。

社交活动能分泌血清素。这包括人与人的联结,人与动物的联结,甚至人与(拟人)物品的联结。

亲密关系,包括亲子关系、两性关系,以及充分信任和深度理解的人际关系,都能分泌催产素。

与人相处不仅能分泌这些让我们感到愉悦的激素,还能避免我们进入“与世隔绝”的状态。

完全的社交孤立会让身体产生有害的激素(Tachykinin),它会让我们恐惧/易怒/偏执,并损害免疫系统。

缓解焦虑

对人体来说,交感神经相当于“踩油门系统”,副交感神经相当于“踩刹车系统”。

焦虑的本质在于,交感神经被过度激活。想要放松下来,就需要发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。

深呼吸,就是靠激活副交感神经来缓解焦虑和紧张的。虽然这是个老套的方法,却有它的科学原理。

吸气时,心肺扩张、血流放慢,心脏把这一信号传送给大脑,大脑随之唤醒交感神经,让心跳加速。

呼气时,心肺收缩、血流加快,心脏把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,大脑随即激活副交感神经,让心跳慢下来。

根据这一原理,吸入充足氧气(深呼吸)后,会带出长长的呼气时间。呼气大于吸气,副交感神经被激活的频率大大提升。你会逐渐感到放松。

当我们哭泣时,会出现急促短暂的吸气,并伴随长长的、断断续续的呼气(你可以模拟想象一下自己是怎么哭的^_^)。这种呼吸模式就是为了缓解紧张/激动的情绪。

同样,在睡觉时,呼气时间也会延长。你不妨在脑海中浮现那舒缓的呼噜声,甚至飘着几串“zzz”。

焦虑、紧张和压力,是我们人生必经的课题。当身体被过度激活时,如何及时“刹车”,是一项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的生活技能。



Learned from Podcast from Andrew Huberman: Tools for Managing Stress & Anxiety